这是一位很焦虑的妈妈,在她与心理咨询师助理预约心理咨询时,她就向助理发了一封长达九页的邮件讲述她一年级孩子的种种“问题”,提前半个小时到中心,但并没有地急于进行咨询,而是在外对她要向心理咨询师咨询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整理。
一进心理咨询室就迫不及待地讲述孩子的“问题”:不能控制情绪,哭闹,打人;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做,不洗漱,不自己穿衣;不爱学习,做作业拖拉,爱看电视……这真是一个“问题女孩”!
用心听,发现孩子的这一切发生时一定会有爷爷奶奶的身影。孩子在哭闹时,奶奶认为这样对孩子的身体不好,妈妈应该哄孩子或严厉地让孩子不哭了,妈妈认为要告诉孩子哭是不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孩子哭了许久,妈妈没有顶住奶奶的压力向孩子“妥协”,或奶奶直接自己满足孩子;不自己穿衣,妈妈认为孩子要学会生活自理,奶奶认为孩子现在还让大人帮忙是大人的一种幸福,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做,也不会让大人帮忙,最后的结果是妈妈或奶奶帮孩子穿衣,但谁都不是很开心;孩子不爱学习,妈妈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事,但爷爷奶奶认为她是孩子,父母应该时刻督促……
也许是两辈人对教育理念的不同?当咨询师问母亲:“孩子这种情况多久了?”“我的感觉是从今年开学变得很突出,很棘手。也许很早就有了这种情况,只是我忙于工作,现在我离职了,我认为我应该多关心一下孩子”原来是爷爷、奶奶、母亲与孩子同住,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的工作也很忙,孩子的照顾与教育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在进行,爷爷奶奶是知识分子,爷爷奶奶很享受照顾孙女,父母也乐得放手而发展自己的事业。现在妈妈的事业遇到瓶颈,也许是母爱的苏醒,也许是孩子的招唤,妈妈开始着手照顾孩子。但这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孩子好象是一个问题孩子,妈妈与爷爷奶奶的教育理念相左……妈妈说:“请让我来管我的孩子。”爷爷奶奶说:“好呀,你太宠孩子了,孩子不听你的,你应该……”“我们可以不管孩子,只要你能管好孩子!”但事实上孩子一直问题不断,爷爷奶奶不停地干预管教孩子,妈妈的管教效果不佳,妈妈焦虑了:“孩子好了,什么都好了!”爷爷奶奶:“因为孩子不好,所以我们要管孩子!”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远景:孩子好了,一家人幸福地生活!
[案例分析]
每个家庭都有家庭成员的位置,之前这个家庭成员关系是爷爷奶奶替代了爸爸妈妈的角色,爸爸妈妈很自然也很乐意边缘化,爷爷奶奶与孙子成了家庭的核心成员,虽然孩子不乐意,但因为他是家庭中最小的,同时也是家庭中权力最弱的,也就接受了,于是家庭内部达成了一种平衡,出现了和谐幸福的一面。当妈妈回归家庭,要成为家庭核心成员,于是平衡打破,问题出现。
孩子是所有家庭成员中最欢迎妈妈回归的,于是,孩子出现前所未有的“粘”妈妈:晚上一定要与妈妈睡,一定要妈妈到学校接他……但另一方面,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妈妈的长期缺位,让孩子对妈妈的回归很享受的同时出现质疑:“这是真的吗?”于是就有了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的出现,孩子在用行为问妈妈:“你不会再离开吧?”这是焦虑-抵抗型依恋关系的表现。
与此同时孩子对妈妈的需要让爷爷奶奶感觉失落、无奈,他们会感觉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性受损,于是他们提出让孩子的妈妈做出选择:“如果你能管好孩子,我们就放手;如果你管不好孩子,要不让我们继续,要不我们就回老家”。
于是家庭就出现了不平衡:孩子在选择并考验妈妈:“妈妈你是可以信赖的吗?”;妈妈与爷爷奶奶在争抢家庭成员的核心位置。妈妈面临两边的挑战:“我要做个好妈妈”,于是妈妈是最焦虑的:孩子出现问题,我是不是好妈妈?我是不是要让位于爷爷奶奶?这时爷爷奶奶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你看,你带孩子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孩子成了家庭成员中的“争抢”对方,也是家庭成员的“裁判者”——“孩子好了,什么都好了!”
[咨询师建议]
孩子能担当家庭中的“裁判者”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