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早上,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室门口见到了一对等开门的来访者,由于事先没有预约,心理咨询师只能请他们稍候片刻。
当他们坐在会客室里的时候,她背对着他,而他则是脸对着他的背。进入心理咨询室时发现她在流泪,他立刻拿出纸巾给她擦,手被狠狠地摔开。
“我要离婚!”刚一坐下她就开始泪如雨下,他则在边上显得手足无措。“我叫方卉今年28岁,他叫林阳今年29岁。”
“我们结婚两年了。今年年初我生了一个女儿,按理说应该是生活幸福美满。谁知……唉!。”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本来我们两结婚我的父母就不同意,说他是个外地人,没钱没房子。我们是大学的同学,同学四年,很有感情的,而且他对我很好。爸妈找人给我介绍的男孩子,条件比他好得多,我都一口回绝。他们有时把我逼急了,我就答复他们我这辈子不结婚啦!他们看我态度坚决也只好让步。我们买房子的首付款也是他们给的。”
“以前我们每天晚上去我们父母家吃完晚饭再回家,倒也相安无事。后来我生了女儿,要人照顾嘛,我父母就住在我家,他就跟我的父母、尤其是跟我的母亲老是闹矛盾。我也知道有时是我妈不对,但是你不能看在我的份上让让她吗?他倒好,竟然还打电话给他东北老家的妈,结果他妈妈打电话来质问我妈妈,在电话里大吵了一架,闹得没法收场。我父母要我在他们和他之间选一个。我怎么办哪?”
方卉又开始抽泣起来。林阳委屈地看着心理咨询师:“就因为吃完饭没及时收拾碗筷,她妈妈骂了两个钟头。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我一直忍着没搭理。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一直憋在心里。但是我心里很难过,在我们北方如果让人看见我这样要被人笑话死。那天正好我妈打电话来,我一时没忍住就跟我妈说了,谁知我妈一听气坏了,就跟我丈母娘干了一仗。”
“即使我妈有错,你也应该看在她帮我们带小孩的份上,你让着她。”
“我不是一直让着的吗?”林阳轻声的嘟囔着。
“你让你妈出面跟我妈吵说明你一点也不爱我了,你不想跟我好了。”
“不是—这不是一码事。”“就是!”“不是的!”“就是!”……心理咨询师让他俩停下来。问林阳:“你还爱这个女人吗?”“爱的!”林阳肯定得点点头。“你爱林阳吗?”“嗯!”方卉抬头看了林阳一眼。
心理SPA充电坊——结构式家庭治疗基本理念
结构式家庭治疗创始人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是一个犹太人,他在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对功能良好和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看法。米纽庆认为被指认病患的病症是由不良的家庭组织结构所维持的。因而,咨询师必须先探讨家庭结构,挑战那些僵化、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然后“解冻”这些模式,创造出家庭结构重组的机会。如此这般,个人的症状才能解除。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次系统(subsystem)和边界(boundary)等。
家庭结构,是指一组隐形的功能需求或规则,整合家庭成员彼此互动的方式。例如,当小夫妻第一次吵架时,原生家庭的长辈会介入吗?小夫妻是否会要求他们不要介入?还是小夫妻会把主动把长辈拉进来对抗另一方?情况并不确定。但随着家庭互动的多次重复,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当再度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同样的互动方式将再度出现。从“长辈可能会介入”变成“长辈总是会介入”。以至于最后形成一条规则:长辈是小夫妻之间的调停者或者撑腰者。
米纽庆认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应该具有阶层化的结构。如,父母必须能驾御其子女以及次系统之间的分化。此外功能必须有互补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