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们才能了解对方。
没有这些要素,我们平时所说的“爱”仅仅是一种迷恋或者喜欢,其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与真爱的内涵相去甚远。
案例分析与案例结局
能够坚决地拒绝丰彦这样“财色兼备”的“金龟婿”,可以想象芊是什么样的女孩儿,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丰彦会对她情有独钟。
平心而论,丰彦的张扬强势,实在叫人不敢恭维。在“背景”的衬托下,这样的性格或许会被看作是“帝王般的霸气”而得到谅解,甚至会成就一桩桩轶事在商界流传。但是家庭不是“商界”,家内的角色与家外的角色不能等同。“帝王般的霸气”在商场上可能是一种战斗力,回到家里,通常会变成杀伤力,逮谁杀谁,离得越近伤得越深。
丰彦的这种强势是从父亲那里学习来的—更准确点说,应该是“模仿”来的:丰彦崇拜父亲,从小就刻意模仿父亲的一举一动;因为父亲实在太忙、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丰彦只学会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父亲对太太、家人温和的一面丰彦不是没有看到,但是为了克制自己性格中的“软弱”,他把这部分排斥在关注区域之外。
如果芊是一位有经验的
心理咨询师,她就会从丰彦的无处不在的“硬”中看出内核里面的层层掩饰的“软”来。遗憾的是,芊不是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只是一个追求温柔与温暖的爱情的女孩儿,所以她被丰彦的“硬”吓坏了,无论如何对他喜欢不起来。
丰彦认同我的分析,他表示愿意为了芊而改变自己。
可以是为了芊,更重要的是—为了更丰富的人生、更高程度的自我实现而改变自己。
心理学基本概念
需要: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它常以一种“缺乏感”而被人们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果等,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认为:“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心灵花园/
顾歌工作室)首席
心理专家 顾歌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