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地铁里,有个非常漂亮的女生站在小陈的身后,小陈感受到了她的酥胸。很是喜欢,还刻意晃动了上身为了更好的感受。2分钟后,这位女生下车了。小陈为了自己的“出格”行为而非常自责,在心里不断的骂自己是流氓,心情变得非常低落。在咨询室里,小陈向我坦白了这事,并表示了强烈的忏悔。我给他解释那算不上是出格行为,但这些都不能减轻他的自责。
两周以后,小陈还是为了这事儿自责,“我觉得我是流氓,我应该受到惩罚。”
“你知道吗?”我对他说,“你的超我太强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超我、自我、和本我组成。超我是我们内在的父母,它的主要功能是约束我们,如果我们犯错它会指责我们,就如同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一样。自我是成年的我们,或我们的自我意识,包括自由意志等。我们现在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由自我来做决定。而本我,则是我们内在的小孩,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绪、欲望、和基本的需求等。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是这三个“我”构成了我们的人格。一个健康的人格就是这三个“我”保持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那么人就会有内心冲突,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当我对小陈说,‘你的超我太强了’,就是表明,他的这三个“我”之间失去了平衡。他的内在父母太强,内在小孩太弱,这使得他的自我总是随着内在父母不断的指责自己(自责)、压抑自己、贬低自己;这会使得小陈内心总感觉到不安、紧张、和焦虑,也会有委屈和怨恨,甚至也会有绝望感。
小陈说:“如果我的超我不是这么强,说不定我就堕落成一个淫贼、小偷、或是骗子什么的。就是因为内在的父母在一直谴责自己、恐吓自己,我才没有堕落。我感觉自己内心的这些欲望和冲动就象洪水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泛滥。我内在父母的谴责和恐吓像是堤坝,让洪水不致泛滥。”
小陈的解释突然让我意识到了,其实人不是不能原谅自己,而是不敢原谅自己。因为一旦原谅了自己,就会担心自己内心的欲望像洪水那样泛滥成灾,那样会毁了自己。
我给他解释道:“其实问题并非如此。我们内在的父母越强、越苛刻,我们反而越容易出问题。我想到我小时候,家里买了一个新的暖瓶。母亲经常告诫我,不要打碎那个暖瓶,她甚至恐吓我:‘如果你打碎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我一直很害怕会打碎那个暖瓶,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象如何会打碎那个暖瓶,打碎了又会如何。有时候甚至克制不住去晃动那个暖瓶。之后感到害怕,但还是控制不住去晃动那个暖瓶。结果有次不小心真的打碎了。之后我非常害怕,准备好了挨打。结果妈妈没有打我,只是骂了我一顿。这让我 很感意外:妈妈经常打我们,怎么这次,我闯了这么大的祸,她反而不打我了呢?说不定她在想其它的方法来惩罚我。那几天我一直心里不安,不知道妈妈要如何惩罚我。后来也就慢慢忘记这事了。”
我继续解释道:“如果当初妈妈不是经常告诫我,也不是那么吓唬我,说不定我不会有‘如果打碎了暖瓶会怎么样’那样的念头,也不会刻意去晃动那个暖瓶,也就不会打碎那个暖瓶了。所以,我们那‘充满智慧的内在父母’把我们所可能犯的错误都指出来了,并用方法尝试去制止我们犯这些错误。这个做法却恰恰打开了我们内心的‘潘多拉盒子’。”
“是啊!”,小陈说,“就是这么回事。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个人犯强奸罪被枪毙了。父母经常提到这事并告诫我,不要做流氓,要被枪毙的!那时,我也经常告诫自己:长大后一定不能做流氓。当感觉自己有性欲冲动,或是喜欢那个女生的时候,就特别害怕,害怕自己会变成流氓。我觉得,当目前我没有变成流氓,就是因为我经常告诫自己,或是因为我的超我很强。”
“其实,你错了。”我解释到,“我们人有性欲,喜欢女生是很正常的,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因为你小时候的这个经验和父母对你严厉的教育,让你把正常的人性欲望当初了洪水猛兽而时刻加以束缚。你我都知道,我们的性欲是不可能被磨灭的,你越压抑它,它的反抗也越强,你对性欲的体验也就越强。这让你更害怕,你就更想严厉的束缚它,那么它的反抗也就越强。如此恶性循环,你内心的冲突也就越来越激烈。这样,也就很容易导致其它的心理问题。”
小陈来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