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文弱拘谨的男孩子,可他对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没有主见,更没有快乐,成天唉声叹气,常常冒出一句“不如死了好”。父母焦急万分,带他前来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花季少年如此“老态龙钟”?
他的父母一到心理咨询室就急着反映他的情况:孩子小学时乖巧听话,从未给家人添过什么麻烦。可自从进入初中以后,老师的反映却令家长担心起来。学习没有兴趣动力,从来不主动跟同学交往,从 不参与竞争,找他谈心,也声称不想参加,没什么必要。在家里基本不怎么说话,家长问他要这个还是要那个也不想选择。“随便”“都可以”“我无所谓”这样的口头禅令父母长辈无所适从。他也没有快乐,学习没兴趣,玩耍没兴趣,即便是自己沉迷的电脑和电视也声称“没意思”。父母感到孩子的性格“不好”,打算周末带他出去走走。但他总是说“没兴趣”,家长再三说服,才勉强同意跟着去。问他要去哪里?随便。要去游泳还是爬山?都可以。到了中午在街上吃饭,问他要吃什么?随便。要吃这个还是要吃那个?都可以。饭菜上桌,闷头吃。问好吃吗?差不多。你喜欢吃哪个?不知道。这样没主见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家长想到未来就心焦。
最令家长担心的还不是没主见,而是他的生活状态。对学习没有想法,对日常生活安排没有想法,对自己的交友、性格、能力没有想法……成天不开心的样子,家长说一两句就回一句“我不如死了好”,独自一个人也常常唉声叹气。学校有个老师说他可能是得了抑郁症,赶紧找心理医生看看吧。
怎么会这样呢?孩子真的得了抑郁症了吗?看来得考察孩子的成长背景。这个孩子出身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从小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宠爱。是典型的421家庭的宠爱轴心。根据孩子父亲的反映,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没被满足过的。另外,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交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带,老人总是担心孩子出事,就不让孩子出门跟小区里的孩子玩。离家两个街区的学校,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坐公车或者步行去上学。更有甚者,孩子的母亲似乎对孩子特别上心,从小为他制定的数不清的规矩:不能独自出门、不能跟不爱学习的孩子一起玩、写字要工工整整、走路要规规矩矩……到了现在,孩子基本不跟母亲说话了。[NextPage]
这样的心理成长轨迹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421家庭结构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想在孩子成长中发挥作用,这就极其容易照成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在全程密切的关注中,孩子没有产生过“渴望”。因为,他的物质愿望还没产生就已经被满足了,人的愿望太容易被满足,就不能体验到不平衡状态到平衡状态的“幸福感”,久而久之对物质满足失去兴趣和主见。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关于独立的,成长的,交往的,探索的愿望一经产生就会被那些出于爱的规矩所压抑,孩子体验到的是一次次挥之不去的沮丧感,久而久之,放弃那些愿望是对自己的保护,使自己远离那种必然的沮丧感。四位长辈的爱,阻滞了孩子的成长,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当我们跟他父母做完这些分析时,我心疼的看到父母脸上的惊讶和愧疚。
为了排解这种愧疚,我得让父母发现这种家教的资源:如果方法得当,全家人很容易形成合力,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向孩子渗透了很强的道德意识,孩子最不可能变成“坏人”;孩子获得了很多爱,到了付出爱的时机了;孩子会说“不如死了好”可见孩子不满意这种生活,就有改变的愿望……
发现这些资源后,父母的脸上展开了一点希望的神色。接下来,亲子一起会谈,商量一些行为计划:
1 将照顾自己的权利还给孩子,从自我服务开始感受生活的乐趣。(孩子听到这个建议感到很期待,表示很愿意为自己做事)
2 交给孩子一些照顾老人的任务,去体验孝敬长辈的快乐。(孩子欣然同意)、
3 亲子之间重新沟通,结构原有的那些“规矩”,让孩子真正理解,而不是死板的遵守。
4 父母要放心,放手,坚持住!!
并约定三周后反馈效果。
三周后,父母带着笑容再次前来,他们说,孩子开始渐渐的展开笑容,学习劲头也渐渐出现……
心理医生 林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