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什么时候算大啊?等他大学毕业?”儿子两岁半了,家里的情况还是老样子,老婆眼里只有儿子,父母眼里只有孙子……
丁克本来是要将“DINK”进行到底的,谁知道一次意外怀孕让妻子改变了主意,既然妻子要生,丁克也就没有坚持。十个月后,家里多了一个白胖娃娃。
“一天到晚哭啊、拉啊,烦也烦死了。”这就是丁克关于一岁前的儿子的总体感觉:烦。
儿子十个月大时呀呀学语,会说“妈妈妈妈”。妻子高兴得各处打电话夸耀。丁克不服气了,教儿子喊“爸爸”,儿子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盯着他,花瓣一样的小嘴唇却闭得紧紧的。
孩子奶奶说:谁叫你不抱他,他跟你生分呢。
丁克醋溜溜地说:我就不抱你!我看你叫不叫我!
他很少抱孩子,也没有人在意:升级不久的新爷爷奶奶妈妈抢着抱还抱不过来呢。
结婚六年了,妻子一直反对公婆过来同住,孩子一出生,她简直变了一个人,满了月也不放两个老人走。说实话,她要一个人把这个特别能吃、特别能闹、特别能折腾大人的“混世小魔王”照料好,纯属痴心妄想。
他们三个人围着一个孩子,随时随地进进出出,丁克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书房里面最开始堆满尿不湿、奶粉奶瓶奶嘴儿,现在堆满了童车、玩具、一箱一箱的童话书。从前丁克非常喜欢的浪漫的小资情调,只能一个人缩在床上在记忆里面回味。
丁克提议请保姆,指望可以过一下二人世界的日子,妻子说不放心、等孩子大一点再说。丁克就等啊,等啊。
“什么时候算大啊?等他大学毕业?”儿子两岁半了,家里的情况还是老样子,老婆眼里只有儿子,父母眼里只有孙子。
“我现在过的就是难民生活。再这样下去,我只能去搞婚外情,我们分手,你跟你的宝贝儿子过一辈子,我去寻找我想要的生活!”丁克这番话终于吓倒了妻子,一家人商量之后,认定丁克有心理问题,就把他哄到了心理咨询中心来。
丁克的妻子认为自己并没有冷落丈夫:每天都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只不过夜里会出去两三次看看儿子睡得好不好。丈夫不管小孩,只能自己多用心,“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儿子、宝宝也叫你爸爸啊!”她还有委屈没有说出来呢,丁克倒先抱怨。
公婆对这个儿媳妇一百个满意:照料孙子很尽心,尊重公婆,性格和顺,把丁克惯坏了。
心理SPA充电坊——丁克现象
丁克是“DINK”的音译,是Double Income No Kids之缩写,意为“双份收入,没有孩子”。丁克家庭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后来传入我国。
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多元化使现在社会不再将生儿育女和家庭的天伦之乐紧密联系,养儿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防老。所以现代人有能力让自己从养育儿女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自身的心理还没有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婚后的二人生活就像是小时候的自己和最爱自己的双亲中的异性生活在一起,没有另外的人来分享对方对自己的爱。所以“丁克”家庭重视夫妻间的感情交流与生活享受及欲望满足为主要旨意,它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当一方没有做好准备打破丁克模式的情况下有了小孩以后,就会对家庭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交往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恩(Berne,T.A)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3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3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