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都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本身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扮演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传统的观念把人分为两类即“男人”或“女人”,对“男人”或“女人”有许多刻板印象.例如 如果父母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期望他们的儿子在数学上比他们的女儿有更好的表现,他们的孩子会逐渐接受父母的观念,儿子因而感到自信而女儿却感到焦虑和沮丧,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儿子在数学上强于女儿.这是因为父母的性别观念会影响自己对儿子或女儿的教养方式,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差异预期会成为子女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因此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心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任何性别的个体都可以用心理双性化来描述,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心理素质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许多研究者证明,双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拥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上由于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这样对我们的从业者就会有双性化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灵活性,以及“双性化”特征对于儿童整体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意义,由此,父母可以在性别观念上接受“双性化”,只要不过一定的度,女孩不妨多一点男子汉气概,男孩不妨多一点巾帼之美。家庭性别教育的模式:“性别适宜性”教育
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上接受“双性化”观点,在对孩子性别教育的模式上可以采用“性别适宜性”。“性别适宜性”是指培养孩子一种社会所认同的,对于与生理性别而言更为宽泛、恰当的风格和行为。
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应根据孩子所属的性别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孩子早期的性别角色行为是模仿成人,主要是从他或她的养育者处习得的,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或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自己的性别刻板行为。在孩子青春期,应淡化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使其在性别角色模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逐渐形成性别适应性。当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别角色类型将逐步明确,孩子会尽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类型的要求。此时父母可以全面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接受自己的性别,承认因性别差异给人带来的不同要求以及容易存在的长处和短处,进一步要让孩子了解到未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双性化要求,并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摆脱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给自身带来的发展上的局限性,超越性别的局限,形成较为稳定的性别适应性。
在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父母要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为孩子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僭越的。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男性与女性共有的。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帮助孩子形成“心理双性化”观念。对孩子的抚养,应采取男女一致的抚养方式,忽视孩子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在性别角色行为上,鼓励孩子与其生理性别一致的行为,也不要对他们有过多的束缚,并鼓励对另一性别行为做探索,及时给予引导。
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
家庭性别教育是对孩子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性别角色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有意识地接受“双性化”观念,并帮助孩子形成“双性化”观念,有利于形成性别适应性的性别教育模式。这不仅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同时也利于缩小整个社会性别差异,构建更为两性平等社会。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双性化教育不仅能够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更有可能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未来性别教育的发展趋势。
心灵花园心理专家 温漫荣 撰文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