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是一个典型的女“驴友”,工作后的几年,她都在用休息的时间去旅游,亲近大自然,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一次独自旅行中,她偶遇同为“驴友”的小飞,之后的几天时间,两人结伴旅行,短短的相处让他们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旅行结束后,两人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并有些难分难舍,他们相约等待时机成熟就结婚。
可是回到贵阳后,她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并对这段只花了几天建立的感情产生了怀疑,她不知道那几天的相处是否经得起现实生活的考验,这段感情要怎样继续下去?丹丹的性格就是个典型的女汉子,后来又迷上了徒步旅行后,对于恋爱的问题更是不太在意。所以身边的男性朋友虽然不少,但没有一个成为她的爱人。但一个月前,她独自去外地旅行时,却在那里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小飞,并且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还记得那天下午,丹丹在江边拍照。从相机镜头里发现,对面有个男生正在拍她身后的风景。移开相机,他们会心一笑。后来,他做了自我介绍,并邀丹丹结伴旅游。相处中他们发现,原来生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也非常相似。他们都热爱旅游,热爱大自然。
离开的那天早上,小飞约丹丹去散步,他说丹丹是他这次旅行最大的惊喜和收获,他希望可以确立恋爱关系。听到这样的话,以前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丹丹动心了,答应了做他的女朋友。由于丹丹和小飞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此他向丹丹承诺,如果感情发展顺利,他会在一年后,让丹丹做他最美丽的新娘。
小飞和丹丹属于异地恋,他在外地工作而丹丹在贵阳,平时的联系只能靠电话和短信,这么遥远的距离让丹丹很难接受。另外,丹丹对于他的情况和周围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家人、朋友、同学等等,他也一样,不了解丹丹现在所处的环境。丹丹的父母和朋友知道后都不支持这段感情,这也让丹丹很矛盾。丹丹曾经有过放弃这段感情的冲动,但转念一想,这么多年才遇到一个让自己动心的人,就这样放弃了,又特别可惜。虽然和小飞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但丹丹真切地感觉到了幸福。
丹丹清楚知道自己和小飞是互相喜欢的,也算是比较合适的恋人,但是只凭短短几天的相处和之后的电话联系,丹丹又不能确定这样的恋情是否真挚,是否经得住时间和距离的考验。丹丹不知道自己是否该相信这段感情,在这段感情里应该付出多少?要不要相信小飞对于婚姻的承诺?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讲述了一个经典的旅途爱情故事。美国男孩和法国女孩在火车上偶遇,两人交谈甚欢,在火车停靠维也纳时,临时决定在这个城市共同游览一番。于是,整部电影的情节和对白就得以在这场漫无目的的游荡中开展。黄昏之后,日出之前,在陌生的城市变幻的风景中,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坦诚相对、无所不谈,彼此深入的自我剖白,两颗心灵的交汇,让暧昧的情感逐渐升温,以至演变成旖旎的相恋和缠绵。然而,旅途的偶然邂逅也注定了这一场恋情的短暂,在日出之前,他们必须分别……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在时隔九年之后,又拍摄了后续故事《爱在日落黄昏时》,并且启用了同样的演员出演男女主角。这一次,故事中的人在九年后重逢于巴黎,他们只拥有一下午的相处时光,在日落之前必须再度分离。同样是流动的风景,同样是两颗心的裸裎相对。不一样的是,经过岁月的磨砺,他们不再对生命充满新鲜的幻想和好奇,而他们的人生也已经各自成型。两相对照之下,这后一个故事就好似旅途爱情的回声:在被时光褪去了浪漫青涩的外衣之后,面对现实有了迥然不同的心态。
给丹丹讲这个电影故事,是想告诉她,时间最能够检验爱情,尤其是她经历的这段感情。分析来看,她对这段感情的沉溺,在于丹丹内心原本就有很多爱情的幻想,因为久久地积攒与压抑,需要一个途径来释放。而小飞,就像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对于丹丹来说,可能是一段感情;而对于小飞来说,或许是一段艳遇。丹丹爱上的这个人,只是在荷尔蒙爆发时候的热情,这种幻觉弥补了她内心长久以来的空白,而她误以为是爱情。激情散去,梦醒时分,丹丹已经有了很多的现实考虑。所以,丹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让时间来检验这段旅途爱情!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