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方向
■ 父亲缺位,孩子也可以健康长大
孩子是否适应环境,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对于中学阶段的男孩子,他的确会少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但是可以寻找替代性角色,比如寻找一位成年男人或者大哥哥,这个人各方面的行为规范,得到家庭成员包括父亲的认可,如果暂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选,可以直接鼓励孩子承担男人的事情。对于女孩子,也许她会缺乏潜在的对男人的了解,无法理解男性的思维、价值观、喜怒哀乐。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现在孩子的角色模范非常多,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同学间寻找,另一方面,还有强大的互联网,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与负责、成熟的人交往,陪在身边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习得控制情绪的能力。
■ 你在孩子心里的威信度,取决于你的自我成长
孩子不会真的因为你不知道一个明星而看不起你,因为你还有太多地方是他/她的榜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依赖你,不相信的话,可以想一下,万一发生突发状况,他/她会跑出去找同学老师,还是来找你?如果真的希望能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印象,那就努力地适应环境,不断完成自我成长,当孩子看见你的努力时,他/她至少会尊重你。
■ 忠诚,是一个自我要求,与和谁结婚、是否长期两地分居,没有直接关系
人性比想象的软弱得多,有好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人是情感动物。但我们的理智和个人价值标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婚姻成为一个人做人的一部分,比如背叛的行为会超过其做人的底线,那么,不管伴侣在不在身边,底线就在这里,这是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即便你们在一起,这枚定时炸弹说不准哪天就踩到了,所以,是否忠诚,和移民无关。
■ 夫妻关系有多种相处模式
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并且希望留下各自的空间。如果伴侣也接受这样的相处模式,就能达成一个平衡。
我们要放弃先入为主的预设,夫妻可以有许多种相处模式。你要体察各自的需要,如果可以相互满足,就不要说自己的婚姻是不正常的。
3个提醒,写给准备移民的家庭
■ 不要试图用移民解决已经存在的夫妻矛盾
移民有暴露矛盾的功能。许多夫妻在移民后短暂时间内,矛盾冲突立刻显现,那是因为在移民前,也就是天天可以在一起的时候,关系已经出现问题。感觉有第三者,害怕孩子知道,于是选择离开,或是夫妻沟通有障碍?潜意识里是否希望移民后,关系会好转?用这种方式试图间接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在逃避夫妻之间的矛盾。其实,在国外问题会变得更加糟糕,面临新的环境,新问题老问题会一起来。
■ 问自己:我是一个固执的人吗?
抗逆能力评估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固执,主要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固执己见,比如固守上海菜,刮风天坚决不出门,不用任何现代化的电器等。因为这种固执体现在非常细节的生活里,所以,会激发频繁的冲突。所以,先问自己,你固执的那一点可以在异国得到满足吗?
■ 两地分居造成夫妻关系冷淡,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长期两地分居一定会给夫妻关系带来疏离感,你们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给分居时间画一个预期的终结时间,多长时间见一面。
转载:《心理月刊》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