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但是到了一些重要时刻,他们的表现却大失所望。心理专家表示,这其中的原因有待探究,但不可否定的是,绝大部分的这类人群中,出现次现象竟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价值感。把自己的成功定义为获得别人的满意和支持,因此,对他们来说,生活中的幸福感就是他人的一个赞赏或点头,而不是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专家建议,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是这类人,可要注意及时调整,矫正自己的这些心理问题了哦!
每个人都有赢得别人赞赏的动机,这是我们自尊的来源。我们通过社会比较,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激发自己积极行动的动机。在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的愿望和要求,会内化成我们自我要求的一部分。比如在婴儿时期,对父母力量和意愿的理想化,会内化成我们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而青春期对榜样的崇拜和学习,构成我们社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对他人赞赏过度寻求,很可能让我们无法建立真正稳固和整合的自我。
心理咨询中,总结这一类取悦他人的人,具有他人取向的心理模式。他们为了获得别人的爱和认可,有着维持和他人关系的强烈动机。为此,他过分关注他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不惜忽视自己的感受,压抑自身的意愿。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类人都有哪些共性:
1、屈从别人。为了避免他人不满、报复或遗弃自己,他们会过分屈从于他人的控制。结果是抑制自己的兴趣意愿,压抑自己愤怒等负面情绪。他们会出现情绪不定、行为冲动,严重时可能出现躯体化症状。
2、自我牺牲。过分关注如何满足别人的需要,不惜牺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满足感。这可能源于对别人负面感受的过度敏感,渴望和有知觉需要的人保持联结。
3、寻求认可。过分关注他人的称赞、认可和关注,不惜牺牲发展稳定、真实的自我感。他们的自我标准可能是过于外界指向的,比如外表、金钱、成就等外在的社会认可。这让他们在重大生活选择中,往往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导致不满意不可靠的结果。
这种心理模式的形成原因,如果从成长家庭中寻找原因,通常是源于童年家长对孩子“有条件的接纳”。孩子感到家长不是无条件地认可自己,为了获得更多、爱和关注不惜压抑自己的某些方面。这样家庭的价值观是,父母的情感需要和愿望,比儿童的需要和情感更重要。
为了取悦父母的情感需要和愿望,孩子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和内在倾向,内心的情感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而不是寻求赞许的虚假自我。为此,孩子形成了寻求赞许的虚假自我,却让真实的自我压抑而脆弱。
如何改变这样的心理模式?从心理治疗的角度,你首先要明白,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他们有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你要去体验自己的真实需要和感受,去探索自己珍爱的东西,明确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会适度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不赞同,学会明确自己的价值,合理地表达自己感受,自信训练等,在不久的将来,这类人必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