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是“DINK”的音译,是Double Income No Kids之缩写,意为“双份收入,没有孩子”。丁克家庭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后来传入我国。
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多元化使现在社会不再将生儿育女和家庭的天伦之乐紧密联系,养儿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防老。所以现代人有能力让自己从养育儿女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自身的心理还没有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时,婚后的二人生活就像是小时候的自己和最爱自己的双亲中的异性生活在一起,没有另外的人来分享对方对自己的爱。所以“丁克”家庭重视夫妻间的感情交流与生活享受及欲望满足为主要旨意,它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当一方没有做好准备打破丁克模式的情况下有了小孩以后,就会对家庭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交往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恩(Berne,T.A)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3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3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孩童(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等等。
在婚姻关系中,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之间以成人和成人的平行关系进行互动时,最利于关系的发展。
PAC理论中6种交往形式:根据PAC理论,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当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平行关系时,交往就是可持续的,对话可无限制地继续下去。根据PAC理论,有6种具体的交往形式:P-P、A-A、C-C、C-P、A-P、C-A。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