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
这几天一直在自动思考这个问题,一天,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感觉是“我”与世界的真相建立关系的那一刹那的产物。
这句话冒出后,我稍微有些得意,但很快记起,心理专家顾歌在他的著作《梦醒时分解梦》以及《爱可以不伤》中都表达过这一见解。他关于这一见解的言论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观点: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自然,这个感觉不是生理心理学中所说的感觉与知觉的感觉。依照生理心理学的定义,感觉即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五觉。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譬如“有感觉”这样的话,其中的感觉并非这五觉,而是其他范畴的东西。
这个范畴,可以说是心灵、内在或灵魂……
我自己看人,一直看的就是这个人整体上给我的感觉。
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个特点,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当时,认识了一个女孩,我们很投缘,很快成为知心朋友。认识她三个月后,我一个哥们对她一见钟情,原因是“这个女孩的腿太长了”。
真的吗?我问他。他则嘲笑我说,还说是什么最好的朋友,却连她最引人注目的特征都没看到。
下次再见到这个女孩,我专门观察了一下,发现她的腿真是长,要比与她差不多身高的女孩普遍长5厘米以上,而她的身高是167厘米。
这个事情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我看她时,看别人时,到底在看什么?
最终形成的答案是,我看的是一种神情,一种气质。但这说法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我看的是眼前那个人给我的整体的印象,一种感觉。
因这一点,我看人的“能力”有时比较恐怖,经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对方很重要的东西。
譬如,也是在大学时,认识一个女孩。她很漂亮,气质看起来也不错,但我看到她时,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好像她是透明的,我可以透过她的身体,看到她身后的东西。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并没有透视眼,这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
和她的男友聊天时,我把这感觉说给她的男友,他非常吃惊地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你的感觉怎么会这么厉害。他继续说,她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女孩,她看似迷人,但内心很空。他早就知道她这一点,但因此更爱她,当然这爱中多了一种懂得与怜惜。
第一流的作品是感觉丰沛的作品
感觉这个词,我们经常会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说到。
譬如,我爱读《好心态胜过好工作》、《情人》、《约翰·克利斯朵夫》……给别人介绍这些书时,我最常用的一个说法是“读起来很有感觉”。
这时所说的感觉,一样是这个意思。这个作家触到了世界的本相,他的“我”与这个世界的本相相遇,那一刹那产生了激励的感觉,他将这个感觉表达出来,而被我们触到,我们通由他的作品,与他,也与这个世界的本相相遇。
因此,一个文艺作品,感觉的充沛比什么都重要。作者本人未必就能理性地懂得这个感觉是什么,世界的本相又是什么,他常常只能淋漓尽致地描绘,但却不能清晰地给予分析和阐释。但是,分析和阐释并不重要,感觉才是根本。
譬如,我前面提到的一见钟情的例子中,我那个朋友说,他是因为那女孩的腿太长而对她一见钟情。但是,这个阐释合理吗?正确吗?依照我对一见钟情的理解,这个解释往往并不正确。一见钟情发生时,会有大量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涌出,我们的意识捕捉不到,但意识仍要努力去解释,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而“这个女孩的腿太长了”,就不过是意识层面的解释。解释够不够清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太强烈了,太要命了。
所以,那些哲学色彩太浓厚的小说,不管作者把话说得多么漂亮,小说中理论的自洽性(即一个理论的自圆其说的程度)有多高,我们都不容易喜欢。相反,那些蕴涵着浓浓的感觉的作品,我们常常在一瞬间就被触动了。
这样的瞬间无比重要,这一瞬间,我们通过这个作品,与这个作者,与这个世界的某些本真相遇。这种相遇,是我们内心感到充实的根本,是我们的心灵能得以安稳的根本。
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灵花园首席咨询师顾歌说,描绘人性的哲学家有两种,一种哲学家会拼命构建一个看似完美的哲学大厦,一种哲学家主要就是讲故事。前者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后者如现代小说之父卡夫卡、俄罗斯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顾歌认为,后者对人性的理解更有价值,我由衷赞同这个看法,起码我自己这33年的人生中,前者对我理解人性几乎没有丝毫帮助,而后者的帮助极大。
因为同样的原因,比较米兰·昆德拉的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更喜欢后者,而不是得到更多推崇的前者,因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说教的味道太重了。
一部第一流的小说或其他文艺作品,一定首先是作者的感觉在他的内心开花结果的自然结果。被誉为“动画之王”的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在导演《千与千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