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也就是认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 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 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归纳 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3、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
4、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学习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8、扩宽社交圈子;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13、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15、赶潮流,追时尚;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通过一定的研究所得知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有以上数种,其统计来源结果可能与本地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有出入,这只是一个借鉴而已!
对于社会群众为何参与志愿活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同时也对于某些朋友为何不参与志愿活动作了一些了解,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结果:
1、没有空余时间参与;
2、以自我中心,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不感兴趣去关注;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
3、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