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但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还能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儿童的心理疾病。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尝试。
孩子们的行为因为“宠物狗”而大大改变!老师们对此惊叹不已。在北京市海淀培智学校、新源西里小学的特教班,无数特殊儿童从“医生狗”那里得到欢乐。而“医生狗”的作用还不止如此。据新源西里小学的杨校长说,“医生狗”项目在他们学校开展了近一年,与这些狗接触后,原来胆小孤僻、忧郁寡言的孩子都逐渐开朗起来。“医生”们每周到学校来都会受到孩子们的热切欢迎,孩子们争着抚摸它们,跟它们交流。面对这样的场面,“医生”们自己也都兴奋不已。而且它们的治疗效果是确确实实的,据老师们说,原先那些孤僻的孩子变得关心集体了,还有曾患自闭症的小女孩当着一教室的人唱起了歌⋯⋯
从“宠物”到“伴侣动物”
人们惯常把身边陪伴自己的动物称为“宠物”。而“宠物”似乎只能涵盖人与动物亲密关系的一个方面,即人对动物的抚养和关注。而这是否过于突出了人类的单方面作用呢?由此,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伴侣动物”这个词来称呼那些在生活中与人类保有亲密的情感联系、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形成互动的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何勇先生认为,从“宠物”到“伴侣动物”其实反映了人们对动物认识的一种转变,动物应当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供取乐的工具。这样的定位无疑提升了动物在当今社会现实下的地位。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学者们和各团体的工作人员也为它们谋得了一些新的社会角色。
人类驯养犬类已有上万年历史。到今天,协助狩猎、牧羊的个体已经很少了,作为消防队员和警探的个体也数量有限,更多的狗儿是被养在家里,作为主人的忠实伴侣和随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与伴侣动物共同生活可能会为人类身心健康带来种种好处,例如有助于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供社会支持,减缓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感,甚至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不良生理指标的水平。类似效应在一些特定社会群体尤为明显,例如空巢父母。
空巢父母可以由伴侣动物来安慰。通过2003 年和2005 年的两项研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者傅纳和心理专家郑日昌认为,养宠物犬确实有利于空巢父母的身心健康,而且其中养宠物犬的比不养的确实要更少地去医院。如果按照国外学者海迪等人的说法,由于养了伴侣动物而节省的医疗开支甚至是可以估算的。郑日昌也提出,类似研究结果是否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呢?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