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努力快乐,小孩子的快乐却是天生的。”家有“小升初”的姐姐说,“父母对下一代的焦虑,只会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挫折和负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乐园,充满各种新奇有趣的想象,但是回到现实的世界,他们却被迫提早面对竞争,当“竞争力、学历、功成名就”变成父母教养评价儿女的唯一标准时,就会致使孩子陷入各种不健康的生活形态中,反而会拖垮小孩子的成长。“每10个小孩,只有6个体重正常,其余不是过重就是过轻。小学入学那天,有2个近视眼,小学毕业时已变成6。3人戴眼镜,高三毕业时有数字统计高达8、5人。”一位小学老师这么说。
其实,孩子的压力来自于大人,孩子能否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也取决于大人。又逢儿童节,我们试图帮父母分析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一些关键密码,如情绪、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体能的正确培养等等,与此同时也希望父母们能借此得到启发,检视自己的行为。
亲情,孩子健康第一课
我们关怀小孩,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在小孩眼中,我们可能只是既不懂他们的心理,又蛮横不讲理的父母。我们努力地去给予,却很少深思: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心理专家说,我们习惯性地把小孩子送给才艺班、补习班、家教老师,一天难得和小孩子吃一顿饭,却很少想到:这样子地用钱买来的成长,会不会正在扼杀亲情,乃至于压抑小孩子的情感生活?亲情的缺乏会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亲子互动,第一件事就是关上电视。在电视前消磨时光不仅对儿童身体有害,更重要的是占据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时间,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双方可沟通的信息越来越少,因此,父母在晚饭后要尽量和孩子一起共度时光,问问孩子一天做了什么,或者陪孩子下棋、读书、拼图,长此以往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在你身边。
另外,还有一些看似普通,却特别有效的互动活动,可以帮助父母加强或改善亲子关系。
亲子共同DIY:父母与孩子一起从事建构性的游戏,或共同组装、动手完成一项成品(不论是家具或玩具),这种“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仅增添亲子共同记忆,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与信心。
除了动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说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动。德国教育学家薇兰尼·梅尔兹强调,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贵的,小至绑鞋带、穿衣服或准备餐具、铺床单,允许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边“专心”陪伴,陪孩子体验做事的过程,孩子自然可以学到东西。
带孩子接近大自然:带孩子去郊外,爬山、郊游或骑自行车,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点。现在的小孩缺乏运动,体能差,经常带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也有助于身心健全发展。
与孩子谈心、聊天: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惫不堪,早已累得无法提起精神专心说话或聆听,有时因缺乏耐性,火气一来,不要说与孩子谈心了,连聊天都难以有好品质。许多教育专家齐声呼吁,不论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时间跟孩子聊天互动,因为孩子从小没有建立与父母沟通的习惯,长大后,他也不会找你分享。与孩子沟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开放的态度、同理的心情,专心聆听孩子心声。甚至,父母偶尔也可以把孩子当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烦恼、挫败或心得。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