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己的欲望和渴求时,人会遇到三种心理上的冲突:
(1)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两难选择;
(3)更复杂的冲突,面对一个东西,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快乐能够让人感到甜蜜,但也会带来痛苦和混乱。
“恐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轻微的不安到典型的心理疾病。虽然恐惧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恐惧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焦虑就是一种更广更深的恐惧,担心会有什么可怕的事发生。弗洛伊德是第一个人指出了焦虑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早期他过度强调了性驱力的作用,后来他做了调整,强调人的“自我(ego)是人焦虑的基础”。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焦虑其实就是那些被压抑的力比多,渐渐的他转变了观点,更强调人的自我在焦虑中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有三种焦虑:客观的焦虑、神经症的焦虑和道德焦虑。他还发展了“分离焦虑”理论,这种分离的原型就是人脱离母胎时的分离。佛教认为,我们投入精力去寻求快乐、财富和权势,并且会对它们产生依恋,同时会有担心,害怕会失去它们。阈下的自我定向驱力会使我们因为害怕要失去有价值的东西而被触发。
在日常生活中,有健康的焦虑,如担心是否能按时上班,是否能付清账单,为了生存这些焦虑都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贪恋权势,羡慕、嫉妒和欺骗等都会使这些贪恋得到强化;当这些贪恋变的不理性时,则成了痛苦的根源。弗洛伊德还描绘一个“无目标的焦虑”(objectless anxiety)。
罗洛.梅(Rollo May)在他的深度研究《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 中,分析了戈德斯坦(Goldstein)的无目标焦虑,梅认为,这焦虑的产生是因为他和那物体的关系断裂了。尊者娜娜维亚(Nanavira)是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她认为,这焦虑的基本心理问题是自己和世界的模糊关系。《中部经》(Middle Length)也分析了焦虑(paritassanā),面对不能生存时,有主观的焦虑,也有客观的焦虑。当人失去了,比如丢了金子,他们会悲伤,因为本归属于他们的已再不,由此悲叹并坠入幻灭感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到手的鸭子飞了,本来马上要得到某物,却因为某种原因又得不到了。这些都是有关客观事物的焦虑。
永恒论者相信自己的自我会永久存留,但当他们听到佛祖的教导,尤其是听到通往涅槃之路,他们害怕了,并且想:“我肯定会归于虚无,我肯定会走向毁灭,我肯定会不存在”。 这些则是关于不存在之物的焦虑。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心理咨询师 甘冈原创
参考书籍《正念治疗法》 [澳]派德玛西里·德·席尔瓦 顾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