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许多的学校中,我们可以发现男女教师的比例大大的失衡了,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武汉一所小学设立男班主任工作室,希望通过男教师的引导示范使男孩子可以更加阳刚。这不经使我们想到了在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化教育。
在心理学中,根据本姆的双性化理论,在一个人的4种性别倾向(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中性化)中,双性化教育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
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双性化和中性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总结起来说的话很简单。双性化指的是男女双方对于对方性别上的优点:择其优而学,比如说男孩子在保持原来阳刚的基础上也学会了女孩子的心细,女孩子在原来女性特征中加入了男孩子的坚毅。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将中性化当做了双性化。实际上中性化指的是女生变得越来越假小子,同时本身的女子特有的特点也越来越少了,男生则越来越娘娘腔,这恰恰是四种性别倾向中最没有特点的一种,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以注意,应该也是文章开头武汉的那所学校之所以要设立男班主任工作室的原因之一吧。
心理学上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单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可以使我们拥有“两性之长”,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模式,但是在过程中要注意与中性化进行区别。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Venice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