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说学习森田疗法的人,都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刻意的接受”,想通过这种方式摆脱自己的症状,实际上我们想的还是摆脱。如果是为了摆脱而接受,不是真正的接受,只要我们还在想它,想摆脱它,那就是没有接受。接受还是放弃,是一种情感现象,而不是理智现象。
由于有外部压力和内心的压力,总在想“逃避危险”、“更快更好”,总在想不犯错、不走弯路,用理智分析、控制,力求解答: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勇敢无畏,容许犯错!
很多时候,都在想“该不该”,总是在走极端,“非此即彼”地选择:该不该看、该不该想、该不该分析、该不该记录、该不该总结、该不该控制……前面,我就分别记录了对“该不该记录”、“该不该想”的分析,已经明白,在纠缠“该不该”的背后,“实质都是怕,怕犯错、怕强迫,想消除它。”
我们常常都以为,相反的东西必然有一个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这只是因为我们在辩证法上的无知。事实上,相反的两种情形可能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束缚于无条件的、绝对的概念!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哲人赫拉克利特就领悟了这个真理,他说:“你们不明白,矛盾的东西本身并不矛盾,那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就象琴弓和琴一样。”
我也曾遇到这种“非此即彼”的矛盾,当时是我发现,我正面对森田疗法与精神分析两种理论之间的冲突。
后来,在《为发现的自我》一书中,我看到荣格对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忽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观点中的真理成分,将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把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奉为唯一的真理,同样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两种观点中的真理都是与心理事实相对应的。……我试图尽可能地应用两种假设,因为我完全接受它们的"相对正确性"。……我认为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也是同样相对的,并把自己也看做某种倾向的代言人。”“当今,如果说我们在某个领域中应该谦虚谨慎,并认为几种"看似"对立的观点都有正确性的话,那么这个领域就是应用心理学;因为我们离完全了解那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研究领域——人类心理——还差得很远。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有一些多少比较可信的观点,它们之间互不相容。”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