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又做错了,刚才他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我应该穿更低调的衣服出来的,我就知道我来这里就是个错误,这么多人。我为什么什么都做得不对。”
“他笑的好夸张,他好虚伪,别人一定觉得他在表演。还好我没那么做。”
“我要强大,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的起我。”
“好烦,我和他们关系本来就不好,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本来就不应该来这里。”
社交恐惧症患者有大量的自动思维。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头脑被一些很典型的关于自己与他人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负性信念占据着,其中大部分具有自我贬抑性质,大多数患者认为自己难于被别人接受。社交恐惧症患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适当的,或者认为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表现缺乏吸引力。社交恐惧症患者对自己的社交行为要求比别人对其要求更加苛刻。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社交恐惧症患者具有社交行为缺陷。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场合总表现出焦虑。认知上,很在乎自己身上的焦虑症状。这种焦虑情绪投射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很担心焦虑症状被别人觉察,因而表现出对社交场合的恐惧,但会归因为人际关系不良。社交恐惧症患者认为人们内心是持批评尺度看待别人的,所以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负性的。社交恐惧症患者认为人际关系本质上具有等级性和竞争性,因紧张、恐慌、焦虑、窘迫等情绪的存在,自信不足,无法确信自己有能力处在社会群体中有支配别人的能力,因而表现出退缩与回避。
在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记忆中,病理性恐惧表征为与焦虑相关的认知结构。这些认知结构由与害怕相关的很多信息构成,这些信息包括:让人恐惧的刺激;对于这些刺激的语言、心理和行为的反应;对这些刺激和反应所赋予的含义。当个体看到、听到、知觉到一些信息时,焦虑认知结构就会启动,而认知结构的启动促进了对威胁信息的优先加工。社交恐惧症患者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侦查一些威胁性信息上。而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威胁性信息的后果之一就是会夸大这些信息的重要性。由于心理定势存在,导致对负性信息的过度关注与错误判断,干扰患者加工正常信息的过程与方式,特别是那些与其原有的信念相反的信息,会把社交场合对方的社交言行与姿势表情加以曲解,导致对对方的负性认知;作用于患者自身,则产生焦虑与恐惧等情绪。对社交场合负性信息的过多关注,会干扰患者对正在进行的工作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编码加工和提取与当前任务相关的记忆信息等,从而降低患者正常工作成效。如觉得自己言论不当,干扰了自己的正常思路而难以继续往下回答问题等。
心理咨询师观点:有人说,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病理性自恋行为,因为“缺爱”而把关系转向自身。在他的世界里,似乎一定要做“正人君子”,不能有半点疏忽,不然就是没完没了的批判和害怕。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心理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师立木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