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烦恼、害怕、恐慌、逃避。缺乏有指向的探究活动,因而知觉得不到发展。这是滞留在智力迟钝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负性情绪
痛苦对正常婴儿也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它首先是在婴儿身体处于不良状态时产生的,之后较多是在离开亲人、产生不安全感时发生的。困倦、饥饿、疼痛表现为闭眼、啼哭,甚至大声哭叫等;愤怒表现为大张口,眼望着他人大声号哭,蹬腿,乱动。发生不甚强烈的痛苦时,一般不流眼泪。痛苦和愤怒的作用,均在于表示自身处于不良处境并期望得到改变。悲伤是痛苦的延续,处境得不到改善和帮助,失去希望,处于无助之中。黑暗、空旷、亲人离去、陌生环境、陌生人接近,都是恐惧的诱因。长时间的分离和孤单、大声恐吓引起的恐惧,对儿童的个性成长十分有害。
由于上述认知特征,孤独症患儿对环境刺激产生多种负性情绪的混合,由恐惧而诱发心情烦乱和恐慌,从而封闭自己。然而,处于孤独之中有时会加强恐惧,自闭状况无从改善。环境刺激也会引起他们出现混乱和暴躁行为。无论是自闭还是暴躁,通常的教育方法均难以改变。
3.情绪发展日程表
种类 诱因 出现时间
痛苦 疼痛刺激 出生1周内
微笑 睡眠中体内节律反应 出生1周内
厌恶 不良嗅刺激 1~2周
社会性微笑 熟人面孔、高频语声出现 4~8周
兴趣―注意 人的面孔、移动物体(玩具) 2~3个月
愤怒(大哭) 刺痛,活动受限制 1~6个月
悲伤(哭泣) 疼痛,陌生人出现 1~6个月
依恋 对亲人感情上的依赖感 3~8个月
恐惧(震惊) 异常、剧烈刺激 6~7个月
惊奇 新异性刺激 6~8个月
移情 对他人情绪表现的情绪体验反应 8~10个月
害羞 对陌生人的自我意识退缩行为 12个月
歉疚 伤害同伴的自我意识体验 18个月
同情 对弱者(他人)的帮助行为 24~30个月
(三)婴儿社会行为模式
1.依恋行为
生长到6~7个月,婴儿对母亲或经常接触的护理人员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尽管早期婴儿也有些辨别不同人的迹象,例如对母乳喂养的母亲身上的气味特别敏感,或对陌生人显示拒绝和哭泣,但是,半岁以前婴儿对无论什么人照顾他,一般都不会发生明显的感情反应,当母亲或护理人员离开时,不会发生分离引起的痛苦。
依恋行为首先发生在母婴联系链之中。母亲哺喂、护理和亲密接触是建立母婴联系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建立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结,则是社会性联系的开始。健康的母婴联系的建立,依赖于母婴双方的敏感性。首先,母亲对婴儿的生理需要、智能反应的敏感,将会诱发婴儿的“活”性。例如,生理生活节律的建立、感官反应的协调、感情需要的满足等,对提高婴儿灵敏度有益,成为调动婴儿“活”性、适应性的决定因素。其次,婴儿在与母亲的感情联结中得到安全感。安全感导致他们敢于探索环境,发展智慧和认知能力,勇于接触更多的人,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由此我们看到早期婴儿建立健康的亲子感情联系对婴儿正常生长的重要性。
孤独症患儿由于先天感觉能力没有被启动,最初的母婴感情联结很难建立,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患儿认人、认识事物能力的增长。在烦乱的状态下,他们在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不会筛选有益或无益的刺激,不能接受对他们有益的人际交往,不会选择有兴趣的玩具。他们把自己局限在摆弄单一物体上,不接受环境的改变,从而他们的智力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同时,从成人处得不到安全感,是导致他们处于自闭状态的主要原因。
2.交往行为
随着行动和口语的发展,以及接触人的范围的扩大,婴儿逐渐与更多的人交往。在幼儿园里,婴儿将用大多数时间与父母以外的成人和同龄人交往。他们从大约两岁开始,逐渐适应托儿机构这样的环境。
交往行为与依恋不同。与父母之外的人的交往,跟与父母的依恋行为相比较,社会化的程度更大。此时婴儿交往的对象,并非像母亲主要是带给他们直接需要(如食物)那样,交往行为是与那些不一定给他们带来某种直接满足物质或感情需要的人们的一种交往。交往行为是一种更加脱离自然而纯粹的社会行为,换言之,交往行为不是单纯的依恋或亲近行为,幼儿园的护理人员并不一定会给入园婴儿带来安全感。
婴儿交往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儿童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伙伴交往重要的功能,在于发展他们的情绪种类,诸如友好、同情、内疚、嫉妒、羡慕等复合情绪,丰富他们的心理内涵。与同伴交往时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的,有获得,也有付出的平等的交换关系。婴儿开始体验伙伴之间的友谊、友情,或者是彼此疏远、互相怨恨。他们在交往中主要是一起玩耍,分享玩具,互相模仿,交换角色,从而可以产生极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