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孤独症
1943年病理学家坎纳(L.Kanner)对儿童某些自闭行为确认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由于该病发生在婴儿时期,并经常在儿童时期才被发现,故也称“儿童自闭症”。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探索,至20世纪70年代,该症在发展病理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医学界对儿童的这种异常的行为疾病开展了相当规模的研究,从发展的观点把它列为心理疾病。此举为我们开辟了洞察病态心理行为的新途径。研究者把儿童孤独症视为“适应不良行为的发生和过程”。联合国精神病联合会把儿童孤独症定义为儿童的“普遍的发展障碍”疾病。研究者充分意识到并确认,需要从与正常发展的联系中去评价其异常行为,亦即需要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去界定其异常行为是否属于疾病范畴,以及这种障碍将如何影响患儿以后的发展。
心理咨询师分析,婴儿早期发育大部分是通过生物成熟的正常过程实现的,虽然早期出现的异常主要是来自生物学原因,然而与此同时,无论正常还是异常,婴儿都立即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孤独症尚未发现其脑的器质性病变;由于对它发生的脑机制尚不清楚,行为治疗的效果也不甚明显。后来,生物学家们把它界定为来自生物学原因的生理―心理疾病,基本上属于生物学范畴的病变;环境影响也是重要的(蔡逸周,1995)。由于患儿表现出严重的行为异常,因此往往为成人所忽略和厌烦,而使症状日益严重。
(二)儿童孤独症患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发展后果
1.孤独症的早期发作,是可以与正常婴儿相区分的。孤独症患儿早期的心理与行为,如很少哭泣,缺乏情绪表情,对母亲的抚爱动作无反应,没有早期咿呀学语声,未能出现早期视觉注视、倾听倾向,动作呆板等诸如此类的表现,在那些由生物学原因带来的孤独症患儿身上普遍存在。
2.社会性行为发展异常。生长到1~2岁,孤独症患儿对于社会交往线索无适应性反应,不能建立正常的亲子交往关系,无正常社会交往行为,不会从亲人处寻求舒适,不会享受依恋慰藉,对社会性接触表现厌烦和不愉快,对成人更无移情反应。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成为孤独的、自闭的儿童。
3.语言和通信交流技能异常。一岁半后应当进入学话阶段,但是孤独症患儿缄默无语,或说话声音单调,像机器人的话音。他们从不主动讲话,不会与人交谈;稍大些,他们重复他人的话,像鹦鹉学舌;使用代词出现倒错,缺乏使用符号语言(抽象词汇)的能力。
4.行为异常。重复呆板行为,不断晃动、拍打双手,重复摆弄个别玩具,对所居环境表现单一的、固执的强迫性需要,一旦环境有所改变,如家具变动位置,即引起患儿强烈的烦乱情绪和无序动作,或不断地重复搬动某一物件。他们似乎处在既缺乏知觉筛选能力、对变化的刺激无力接受,又在寻求刺激、重复呆板行为的矛盾之中,情绪上既表现出明显的烦乱,又表现出沉重的恐慌。
5.缺乏情感、意愿、欲望和对角色的理解。孤独症患儿不会做想象游戏,如不会“过家家”。不理解他人的话语,更无对他人情绪、意愿的反应。他们没有角色意识。
6.达不到正常智能的水平。由于缺乏感知筛选能力,记忆缺失,无理解力,也就是由于认知能力的缺陷,这些患儿似乎表现出一种“心智盲”现象。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在刺激环境改变时,发生行为上的烦乱,情绪上的困扰、恐惧和忧心忡忡,或反应淡漠。虽然有极少数孤独症患儿生长到儿童期以后表现出特殊才能,显示出在个别方面特别聪明,例如有的患儿能进行快速运算。但是,大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在认知、智能、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功能各方面普遍发育扭曲,难以得到正常的发展。
7.发展后果。心理咨询师说
[1] [2] 下一页